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详解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一项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补充完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提升工程耐久性。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标准,涵盖其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技术规定等多个方面。

一、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小交通量农村公路的新建工程和改扩建工程。小交通量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小于或等于1000辆小客车的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应遵循安全耐久、经济适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并与乡村规划相结合。

二、术语定义

本标准中定义了多个关键术语,如小交通量农村公路、错车道、块体路面、速度控制设施、村镇路段等。这些术语为后续的技术规定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

三、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部分详细阐述了公路等级选用、设计车辆、交通量、设计速度、建筑限界、防灾减灾、公路用地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 公路等级选用:根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环保要求、交通特性等特点综合分析,并结合交通量论证确定。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分为四级公路(Ⅰ类)和四级公路(Ⅱ类)两个类型。
  • 设计车辆: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应符合规定,有特殊车辆通行需求时应验算确定。
  • 交通量:四级公路(Ⅰ类)、四级公路(Ⅱ类)的设计交通量宜按10年预测,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 设计速度:四级公路(Ⅰ类)、四级公路(Ⅱ类)的设计速度应为15km/h。
  • 建筑限界:规定了四级公路(Ⅰ类)、四级公路(Ⅱ类)的建筑限界,包括行车道宽度、侧向宽度、净高等。
  • 防灾减灾:灾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抗震设计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进行不同级别的设防。
  • 公路用地范围:确定了四级公路(Ⅰ类)、四级公路(Ⅱ类)的用地范围,包括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的土地等。

四、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部分规定了选线原则、车道宽度和路肩宽度、错车道设置、视距要求、圆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技术指标。

  • 选线原则:应结合区域环境、地质、水文条件,合理利用地形,满足使用功能,保证安全。
  • 车道宽度和路肩宽度:应符合规定,对需要设置安全设施的路段,路肩宽度尚应满足安全设施设置所需的宽度。
  • 错车道设置:单车道公路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宜保持通视,每公里设置不宜少于3处。
  • 视距要求: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不应小于规定值。
  • 圆曲线半径:规定了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 最大纵坡:一般路段最大纵坡不应大于12%,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村镇路段纵坡不宜大于5%。

五、路基、路面与排水

路基部分规定了路基宽度、边坡坡度、路基填料等技术要求;路面部分推荐了路面典型结构,强调了设置排水设施的重要性;排水部分则详细说明了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的设置要求。

六、桥涵与隧道

桥涵部分规定了桥涵设计荷载等级、设计洪水频率、桥面净宽等技术指标;隧道部分则提出了单车道隧道技术指标,包括隧道长度、洞口错车道设置、照明与供电方式等。

七、交通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要求,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等。

  • 交通标志:应综合考虑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速度、气象和环境因素,根据公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和驾驶员的行为特征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
  • 交通标线:标线可以向公路使用者传递有关公路交通的规则、警告、指引等信息,是重要的交通控制措施。
  • 护栏:设置护栏需要投入工程经费,对于小交通量且车速不高的农村公路,应具体分析经济性确定是否设置护栏。
  • 视线诱导设施:属于主动引导设施,对公路沿线的路线走向、构造物、平面交叉的分布等进行主动告知。

八、沿线设施及其他

沿线设施部分包括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的设置要求,旨在提升农村公路品质,为农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人性化、现代化、便捷化的服务。同时,还强调了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绿化、美化。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提升工程质量、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标准,推动农村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By admin

发表回复